- 2019-07-06
- 閱讀:5195次
1.現有校園廣播有哪幾種傳輸方式,各有什么優缺點?
答:現有常見的校園廣播傳輸方式有:音頻有線定壓(定阻)傳輸、無線調頻傳輸、有線調頻傳輸三種方式。
①最常見的為有線定壓音頻雙絞線傳輸:其優點是終端便宜、結構簡單;缺點是每間教室都需布線,系統嚴格按照功率匹配與阻抗匹配的原則進行配置,可擴容性差,無法實現立體聲廣播,節目容量小(僅可傳輸一套節目),無法做到按年級同時播送不同內容。
②無線調頻傳輸方式:其優點是施工簡單、無需布線、價格低廉、可實現多路同時廣播;缺點是需占用空間頻率資源,原則上需要通過無線電管理部門批準頻率,容易受到外界干擾,可靠性相對較差。
③有線同軸共纜調頻傳輸方式:有線調頻是基于有線電視同軸共纜頻分復用技術傳輸方式工作的,其優點是可實現多路同時傳輸(WK系列可實現100路接收),可擴展性強,終端音箱只要滿足接收電平即可,不受數量、功率限制。有線電視技術在中國已經歷了近20年的發展歷史,已完全成熟,配套產品價格低廉,性能穩定。有線調頻廣播可與閉路VOD、雙控、閉路電視共纜傳輸,無需布線,施工簡單,傳輸節目數量可擴展,并可實現智能廣播可尋址控制功能;缺點是有線調頻傳輸方式是基于弱信號傳輸工作的,調頻音箱需外加220V交流電源,但目前各學校教室內都能提供穩定的220V交流電源。
綜合上述幾種技術,一般學校應選用有線調頻傳輸方式,有線調頻廣播擴展性強,性能價格比高,且可與閉路雙控、VOD點播教學,校園多媒體等“多網合一”。
2、校園廣播今后向什么方向發展?如何與校園多媒體、VOD點播教學、閉路雙控、校園網有機地結合,做到多網合一?
答:隨著教育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和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建設,校園廣播今后將向“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”方向發展,最終與校園多媒體、校園網“多網合一”。從目前校園信息化建設情況來看,大多學校都已擁有或在建基于同軸網絡的交互式閉路VOD或雙控系統和基于超五類數字局域網構架的計算機校園網絡系統。前者帶寬為1-1000MHz,后者帶寬為1-100MHz,顯然前者有著明顯的帶寬優勢,且隨著Cab Modem的技術日趨完善,將兼容后者的全部功能。
3、何為智能廣播,現在市場上有幾種類型的產品?
答:智能廣播作為一種新生事物,現在業界并沒有嚴格統一的定義,國家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也沒有統一的國標和行業標準。我們認為“智能”一詞應定義為人性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。智能廣播即可定義為按照人的思維設定其工作方式,并能自動完成人所交給其的廣播任務,且智能廣播應是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一套多功能綜合系統。